兵种的选择和搭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。步兵作为最基础的兵种,造价低廉且训练速度快,适合前期快速扩张和防守。虽然单兵战斗力不强,但在数量优势下能发挥巨大作用,尤其是在防御战中充当肉盾吸引火力。摩托化步兵机动性更强,视野广阔,前中期能有效突击敌方后排炮兵。反坦克炮和榴弹炮是中期核心输出,前者专克装甲单位,后者擅长范围杀伤,但移动缓慢需重点保护。
装甲部队是战场主力,轻型坦克适合前期开荒,机动性高但防御较弱;重型坦克攻防兼备,是后期攻坚的核心,但造价昂贵需谨慎使用。自行火炮和火箭炮射程远、火力猛,能远程压制敌方阵地,但对操作要求较高。侦察车虽不擅长正面作战,但提供视野的能力无可替代,合理运用能提前掌握战局动向。
空军兵种包括侦察机、战斗机和轰炸机,侦察机用于侦查敌情,战斗机争夺制空权,轰炸机对地面目标造成毁灭打击。海军单位如战列舰和潜艇则主导海域控制,适合跨海作战。特殊兵种如特种部队和火箭炮在特定场合有奇效,但成本高且适用范围有限,需根据战况灵活调配。
兵种搭配要注重协同和克制关系,步兵克制炮兵,装甲克制步兵,空军克制地面部队。前期优先训练步兵和轻型坦克快速扩张,中期补充炮兵和反坦克单位,后期发展重型坦克和空军形成立体攻势。资源有限时集中升级主力兵种,避免平均分配。多观察敌方阵容,针对性调整兵种比例,才能最大化战斗力。实战中地形和战术影响很大,山地作战优先选择机动性高的轻型单位,平原可发挥炮兵和坦克的射程优势。攻城时用坦克吸引火力,掩护攻城车破坏建筑;防守时依托炮塔和森林地形构建火力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