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城的建设是资源供给的核心环节,直接影响战局发展。资城需围绕资源生产、运输与防御展开规划,重点在于平衡资源种类与产量,同时兼顾军事保护。初期应优先建设农田、钢厂、油井和稀矿设施,比例建议为1:3:2:2,以满足军工生产和科技研发需求。钢铁是前期消耗最大的资源,需重点投入;石油支撑军工厂运作;稀矿则是突击部队的关键材料。
资城选址需靠近主城或盟友据点,便于资源运输与协防。资源运输车是主要运输手段,但需防范途中被劫掠,建议派遣主力部队护送。若条件允许,可建立多个小号作为资源号,专门采集资源并输送至主城。小号初期以坦克部队为核心防御力量,成型后具备较强自保能力。资源号需避免过度扩张,专注资源生产即可。
围墙和防御碉堡需随市政厅等级同步升级,防止敌方掠夺。资源区建筑不宜过于集中,避免被一次性摧毁。建议在资城周边部署反坦克炮或防空设施,应对敌方突袭。若资源号遭到大规模进攻,可提前转移资源并放弃该城,减少损失。
优先升级资源生产类科技,如钢铁冶炼石油精炼等,可显著提高产量。后勤类科技如运输效率能缩短资源输送时间。科技升级需消耗大量黄金,可通过调整税率或完成任务获取。注意平衡科技投入与军事发展,避免资源过剩而战力不足。
加入军团后可利用军团城市的高级军备和资源支援功能,提升资城产能。军团成员间可共享运输路线与防御情报,降低被掠夺风险。若具备指挥权限,可将资城改造为军团城市,获得更强大的集体加成。资城建设是持续优化的过程,需根据战局动态调整资源配比与防御策略。保持资源生产与消耗的平衡,灵活应对敌方干扰,才能在二战风云中稳固后勤根基,为军事扩张奠定优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