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通攻击(普攻)是战斗中最基础的输出方式,其伤害效果受多重因素影响。普攻属于兵刃伤害范畴,具体数值由进攻方武将的武力属性、当前兵力以及防守方统帅属性共同决定。武力值越高,普攻造成的兵刃伤害越显著,而敌方统帅属性则会抵消部分伤害。兵力状态直接影响普攻输出,兵力不足时伤害会大幅衰减。部分战法或兵种特性可额外提升普攻伤害或触发连击效果,例如锦帆军能在普攻时概率附加溃逃状态或恢复兵力。

兵种克制关系对普攻效果具有全局性影响。骑兵克制盾兵、盾兵克制弓兵、弓兵克制枪兵、枪兵反制骑兵的循环机制,会通过攻防加成间接作用于普攻伤害。器械部队作为特殊兵种,虽攻城效率突出,但普攻时被所有战斗兵种克制。实战中需优先侦查土地守军兵种,利用克制链降低战损。武将速度属性决定出手顺序,高速单位可通过先发普攻抢占先机,尤其在对抗依赖突击战法的目标时更为关键。

被动类战法如强攻可赋予连击状态,使武将在单回合内触发两次普攻;指挥类战法如锋矢阵能强化主将普攻伤害,但会削弱副将输出。突击战法作为普攻的衍生机制,需在普攻命中后发动,其效果受普攻次数直接影响。战法发动顺序遵循被动→阵法→兵种→指挥→主动→普攻→突击的固定逻辑,因此配备先攻状态的武将可突破速度限制优先行动。

物理系武将通常拥有较高的武力成长率,其普攻在前期开荒阶段尤为高效,例如关平、孙坚等紫色武将仅需3-5级即可单刷三级地。而智力型武将的普攻收益较低,更依赖战法输出。觉醒后的武将通过解锁第三战法栏位,可进一步强化普攻相关组合,例如搭配兵无常势实现攻防一体。资源分配时需注意保留具备连击特性的蓝色武将,作为过渡期铺路队或辅助输出单位。
士气系统会按行军距离衰减部队属性,满士气状态下普攻可发挥100%效能,而零士气时仅剩30%效果。地形特性如西凉的骑兵移速加成、巴蜀的资源产量提升等地域buff,会通过影响部队配置间接改变普攻战术地位。同盟科技中的阵营加成可使同势力武将获得10%全属性提升,这对依赖普攻的菜刀队增益显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