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形选择直接影响战略部署和战斗结果。平原地形适合大规模军队正面交锋,视野开阔且行军便捷,便于快速进攻或撤退。丘陵地形则适合远程单位发挥高度优势,弓箭兵或投石车可借助地形增加射程和伤害,同时提升己方防御能力。河流地形能提供天然屏障,限制敌军行动并增加防御加成,适合作为防线或分割战场的关键节点。山地地形防御加成极高,适合布置坚固防线或隐藏主力部队,但需注意行军速度较慢的问题。森林地形具备良好的隐蔽性,适合伏击或迂回战术,可有效干扰敌方视野并创造突袭机会。

部队无法直接穿越山地和河流,必须绕行或占领特定关口,因此提前规划路径至关重要。山地和河流作为天然障碍,可迫使敌军改变行进路线,从而为己方创造伏击或拦截机会。狭窄地形如山谷适合布置箭塔和拒马,利用地理优势形成易守难攻的阵型。多山地带需优先控制谷口和制高点,避免被敌军分割包围。水域地形需依赖码头或船只,控制关键渡口能阻断敌军补给线或发起跨河攻势。

防守方应充分利用地形构建多层次防御体系。城池地形可依托城墙和防御设施固守,同时在周边布置营帐和箭塔形成外围防线。边境地形是战略要冲,需集中兵力驻守并建造拒马延缓敌军推进。要塞地形防御能力极强,可作为最后防线或反攻基地。草原地形适合骑兵快速机动,但需防范敌方远程单位压制。雪地地形对骑兵有利但会降低其他兵种速度,需根据兵种特性调整布阵。